匯豐銀行和中
節能皓信今日發布 “匯豐大灣區ESG指數”的首次季度更新,對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大灣區ESG整體表現進行了評估。報告顯示,大灣區ESG區域指數在過去兩季中有所提升,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分別達到120.27和117.26,同比增長4%和2%。
大灣區ESG行業子指數顯示,其關注的八大重點行業(通信服務、可選消費品、日常消費品、能源、金融、醫療保健、工業和房地產)整體的ESG表現的平均值在今年一季度達到155.05,同比增長了15%。
在綠色和可持續融資顯著增長的驅動下,金融行業在去年第四季度中ESG表現明顯提升,并在過去兩季與工業行業一起位居前列。醫療健康則仍是過去兩季中ESG表現提升率最大的行業。
除了金融行業,另一受益于經濟復蘇的行業是可選消費品。政府推動低碳轉型和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多項
政策相繼實施,粵港澳三地在跨境電商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不斷深化合作。這些鼓勵綠色消費,推動可持續產品及業務模式的舉措,都為可選消費品行業更積極參與氣候行動,提升ESG管理水平創造了條件。
中國節能環保(
香港)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巍表示:可持續發展理念正在重塑可選消費品行業的發展。順應綠色消費趨勢,可選消費品企業加大了ESG管理的投入,CDP全球環境信息中心問卷披露比例從2020年的29%上升至2022年的38%。
匯豐中國副行長兼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表示:受益于防疫政策調整以及接連出臺的多項經濟支持政策,大灣區GSSS(綠色、社會、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掛鉤)債券的發行規模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同比分別增長了71%和96%。
報告還聚焦可選消費品中的汽車和紡織服裝子行業。報告指出,大灣區具備強大的研發能力,在把握傳統燃油汽車向新能源轉型的機遇方面具備優勢。目前廣州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,而
深圳則在新能源車的銷售和使用率方面保持領先。紡織服裝業作為廣東傳統的支柱產業,則通過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、鼓勵循環利用等措施降低排放,實現綠色轉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