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form id="ndxlv"></form>
      <form id="ndxlv"><listing id="ndxlv"><meter id="ndxlv"></meter></listing></form>

        <form id="ndxlv"></form>

            歐盟的跨境碳關稅即將落地,如何看待“碳關稅”對我國企業的影響?

            2023-4-4 09:38 來源: 新京報 |作者: 羅亦丹

              目前,距離我國作出碳達峰、碳中和重大宣示已經兩年半。去年,歐盟宣布將逐步加征碳關稅,這意味著國內企業出海時需做好碳足跡全生命周期的跟蹤管理,企業的成本和經營模式將面臨挑戰。

              “雙碳”將如何影響國內和國際上各個產業的發展?對此,1967年成立于德國的戰略咨詢公司羅蘭貝格具有獨特的全球化視野。近日,羅蘭貝格高級合伙人、大中華區副總裁許季剛接受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專訪。

              貝殼財經:歐盟的跨境碳關稅即將落地,如何看待“碳關稅”對我國企業的影響?

              許季剛:坦白說中國的一些企業試圖去抗拒碳關稅,但是最終我相信是抗拒不了的,因為同樣的機制在航空領域已經實施多年,已經證明這沒有什么不能實施的。企業如果不能改變自己的碳足跡,或者本質上切換自己的能量來源,在雙碳時代是沒有競爭力的。

              過去的競爭中并沒有引入碳排放這一項成本,該成本因素未來將在高耗能的企業中體現并凸顯,這將是一個非常重的成本,會把所有利潤全部吃完,乃至虧損。所以,這些行業面對雙碳時代受到的影響不是陣痛,而是行業的重新洗牌。

              面對碳關稅的挑戰,目前有一類企業覺得“大不了國外市場不做了”,另一類企業認為如果現在開始調整,雖然不見得能做到多么完美,但只要比主要競爭對手領先一步就存在優勢。

              還有一類企業有著世界一流的底氣,在零碳領域也要做世界一流。事實上,這并非完全是政策要求,還有市場需要的問題?,F在都強調ESG(環境、社會和公司治理),其中E(環境)的部分相對其他二者更不容易做,如果一家企業真的把自己定位成一個長期的世界領導者,就一定會關注低碳環保,而且一定不是被迫做。

              能源行業應該多元化應對雙碳,不僅要進行產品組合調整、能源組合切換,還涉及很多節能技術、工藝的使用。有低碳的壓力才有新技術、新材料的使用。只有雙碳機制的保障,企業才有可能把高成本的技術真正應用下去,從商業邏輯上講,企業要把碳本身當做生意來做,而不能只把它當做成本項看待。雙碳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碳減排的實現,但從拉動就業等各方面角度來說,它也是一個新生市場,會涉及到大量服務、交易內容甚至金融衍生品。

            最新評論

           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
      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      会所女性私密护理内部按摩,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,日产精品l区2区

                <form id="ndxlv"></form>
                <form id="ndxlv"><listing id="ndxlv"><meter id="ndxlv"></meter></listing></form>

                  <form id="ndxlv"></form>